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昨日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计划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将阿里巴巴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13.50港元,这一价格和阿里巴巴2007年底上市时的发行价持平,较2月9日停牌前的最后6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格溢价60.4%,比最近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55.3%。

  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收购价格。当然,很多人会质疑说,马云07年发行价就是每股13.5港元,现在的要约收购价格也是每股13.5港元,马云实际上是相当于从银行贷出17亿美元的五年期无息贷款,现在是还本金来了。客观上看确实是这样的,但溢价60.4%的收购价格也很难让人拒绝。毕竟,作为独立股东,与其无望坐等阿里巴巴股票上涨60%,还不如现在把它割肉贴现然后去做其它投资。对于前期高位套牢的投资者来说呢,要明白那已经是沉没成本,理性的投资者是不会让过去的沉没成本来影响自己当下的决策的。

  马云在乎的是什么?马云为什么要将阿里巴巴私有化呢?阿里巴巴私有化真的和于雅虎的“资产互换”交易无关吗?

  马云在乎的是阿里巴巴集团长远的发展和利益,马云同时非常在意的是自己(团队)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

  马云为什么要将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私有化呢?对此,马云正是从阿里巴巴集团长远的发展和利益来解释的。马云在其致职员的邮件中称:“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严峻,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面临原材料,汇率,劳动力成本等巨大压力下,B2B的业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加快转型和升级。但受限于上市公司的架构,升级的决心不够大,动作也不够彻底。”、“局部的小调整已经没有办法对B2B进行根本性的完善。”

  马云称,对业务进行全面的调整、改革和升级是其下决心把B2B私有化的原因,阿里巴巴未来将强调整个集团的各子公司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从这个角度看,分析师和专家纷纷指出,马云这样做其实是战略调整,这标志着着阿里巴巴B2B时代的终结,公司将把重心调整到B2C上去,为此甚至会对现业务进行大的重组。同样从这个角度看,不少分析师纷纷预测阿里巴巴后续的发展策略。阿里巴巴还会选择上市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在上市时机,上市地点,上市方式上有所分歧。有人说阿里巴巴将选择整体上市,有人则认为阿里巴巴将分拆上市;有人说阿里巴巴将回归A股,有人说阿里巴巴将登陆纳斯达克。

  我认为,分拆上市或整体上市、回归A股或者登陆纳斯达克都有可能,我甚至认为对于这些问题,马云本人目前都还没有太过清晰的计划。因为上市地点和上市方式的选择上都有赖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权问题的解决,这也是马云此前一直很在意的一件事。

  经过一些列的融资,雅虎目前已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股阿里巴巴集团39.0%的股份和39%的投票权,而马云等管理层的股权和投票权分别为31.7%,软银持有剩余的29.3%的股份和投票权。理论上讲,马云等管理层已经不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实际掌控人。为此,马云甚至不惜和软银以及雅虎公开撕破脸面吵嘴架,到最后甚至了发生了“狗急跳墙”式的“孤注一掷”——马云通过不合逻辑不符契约精神的方式将支付宝从阿里旗下划到自己的私人公司里去,而这也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被“逼宫”的原因之一。

  阿里巴巴对外称,B2B私有化和正在进行的和雅虎的交易无关。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早在2012年2月10日,当雅虎和阿里巴巴正在谈判资产互换时,路透社就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将其在香港上市的私有化,这将是其回购雅虎40%股份计划的其中一部分。考虑到路透社曾经7次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成功“猜中”中国月度CPI的准确数值,并最终导致高层震怒,多名相关人员被判刑的过往,其报道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而就在其和雅虎谈判期间,阿里巴巴宣布将私有化其B2B公司,这是巧合吗?

  从对阿里巴巴控股权争夺的角度来看,目前,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彻底被资本市场所抛弃,雅虎董事会正处动荡阶段,雅虎业绩持续下滑,前景堪忧,这都是马云收回控股权的绝佳时机。雅虎新任董事会也顺势放话称可以考虑出售其亚洲资产。

  根据财新记者特派华盛顿记者章涛的报道,双方此前所谈判的交易方式是围绕避税设计的,其中一种方式为“现金充裕剥离”(cash-rich-split-off),即是指有第三方机构(在雅虎案例中指阿里巴巴或私募机构)设立一个新公司,该公司66%的资产需是现金,33%的资产应为运营资产,用该公司来置换雅虎的亚洲资产,然后阿里巴巴将从雅虎拿回大部分股份,而雅虎得到大量现金和资产。按照美国税法,此类交易不被视为资产出售交易,因此不会被征税。

  那有没有可能私有化后的B2B公司正是该新公司用来置换雅虎亚洲资产的运营资产呢?有分析师称,阿里巴巴的B2B资产实际上已经不值钱了,没有任何潜力,无法给投资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名为核心资产,实为鸡肋一条,雅虎董事会不可能会傻不拉几的去和你换。

  这种大金额的资产互换是需要想象力和精心涉及的。雅虎董事会可能不会拿其对阿里巴巴的39%的股权去换阿里巴巴旗下的日薄西山的B2B业务,但如果马云额外再提供足够多的现金呢?如果马云决定用B2B的10%资产+B2C的10%资产+支付宝的10%资产去换呢?如过10%升高到20%呢?雅虎难道不心动吗?按照马云的性格,短时间的利益牺牲换回其对阿里巴巴的绝对掌控权难道不是合理的吗?只要双方有价和有意,方式总是可以想象和创造的。

  目前媒体报道称,雅虎和阿里的谈判已经破裂。这是真的破裂吗?还是只是策略性的“破裂”?关于这个问题,李开复显然更有前瞻性。

  去年11月,李开复就撰文预测称,雅虎出售资产的交易开始时,双方将不断放声,雅虎股价大涨,这势必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又由于软银等私募的介入,彼此目标利益不一致,各怀鬼胎,短时期交易价格和交易方式不容易达成。李开复接着分析说,等这个交易宣布破裂或陷入僵持,雅虎股价将会下滑。大家下次就学乖了,不敢也不会去放声,最后悄悄达成协议,过个半年再宣布。

  目前李开复预测到了交易传出来时雅虎估计的上涨,也预测到了谈判陷入僵局后雅虎股价的应声下跌。下一步双方会不会按李开复称的那样悄悄的先达成协议,然后过一段时间在对外宣布呢?显然,私有化后的阿里巴巴将更容易就这个交易去操作去重组资产,也更容易去保密,交易方式将更具灵活性,也将更加隐秘。

  回到初衷,阿里巴巴B2B私有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根据理性选择理论,每一个决策都是当事人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做出的。当然,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有不只一个因素在推动和不只一个因素在阻碍。阿里巴巴B2B私有化的真正原因或许既有马云对阿里巴巴业务重组和转型的战略考虑,也有其为和雅虎的交易做铺垫的考量,或许还有一些其他的目前不得而知的因素在推动,区别或许只是这些因素在马云头脑里孰轻孰重。对此,时间会给出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此文把握性不足,如果观点很幼稚,最终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我深表歉意。

  

话题:



0

推荐

马安越

马安越

8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8篇
  • 文章归档
2012年 8篇